李開復
自我投資10堂課
自我投資10堂課 更新日期:2009-12-06 記者:《30雜誌》撰文=許綠芸 你
還在瞎學習嗎?親手描繪夢想金字塔和矩陣法
從此讓「學」快又有效!
現在是王文華最崇拜的行銷老師
因為要搞懂「網友當家作主」的行銷這一課
是他的母校史丹佛大學完全沒教的事。
同樣
在Twitter上擁有68萬名「推友」的李開復
最近離開搜尋引擎界龍頭Google
48歲的他
決定自行創業
他現在開始學「創投」(VC)
一方面尋找創新案例
一方了解資金回收的操作策略
看懂創業的投資報酬率。
PChome行銷總監曾薰儀的辦公桌上
滿滿一大疊企業財務報表
Google、微軟、IBM……
全球知名企業名單一長串
看來像在進行什麼大計畫
她卻說
「那是我的作業。
」這位線上遊戲打怪高手
正開始學會計科目怎麼擺、左右平衡怎麼算
要練硬功夫。
這個世界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在改變。
你可能不知道
我們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
在社會上能用到的最多不過20%
其他80%都得在社會中學習。
換句話說
一個大學本科系畢業生
從畢業那年開始起算
他的知識已開始進入半衰期
而且短短幾年內就可能被折舊耗盡。
而你自以為有價值的知識
「知識保鮮期」早已從20世紀初的30年
縮短到現在只有5~10年。
著魔上班族 安逸怕改變 這就是可怕的知識淘汰率。
「未來的社會
沒有軌道可循
面對變動
你必須自己找答案!
」管理大師大前研一說。
以任職小型證券公司營業員的布萊恩為例
他手上有3、5個固定下單的客戶
日子過得很愜意。
但沒想到2006年公司被購併之後
開始進行裁員
很不幸的
布萊恩就名列其中。
當時證券業不斷購併
加上網路交易興起之後
營業員的工作也愈來愈難找。
起初
朋友介紹他往壽險業發展
他因不想背負業績壓力而作罷。
後來
有朋友開的網路公司請他做股市研究
因為接近本行
他重新回到職場。
但他才上班沒幾天就發現
在網路公司
即使不是工程師也要懂得拉簡單網頁、熟習HTML語言
擔心網路技術變化太快
布萊恩最後又打了退堂鼓。
目前
布萊恩美其名是專業投資人
但其實他只是整天待在家裡打電動的宅男。
根據大前研一的研究
職場中有一個「著魔的15年」現象
意指有職場表現的35~50世代上班族
許多人在這個階段會明顯碰到工作瓶頸
學習明顯後繼乏力。
關鍵就在於他們久待「舒適圈」
內心害怕改變。
職場裡的「著魔世代」最常犯的2個錯誤
一就是他們誤判了環境
二是他過度適應所誤判的環境。
誤判會讓人停止學習
也讓布萊恩的人生停格。
據104教育資訊網「2009上班族戰鬥力大調查」
其中「你是否認為自己具有足夠專業與競爭力」
近4成的台灣上班族對自己抱持否定答案
且僅有4.3%的人
認為自己擁有足夠專業與競爭力
換句話說
職場中95%的上班族都不太有信心。
如果你不想被職場大浪吞沒
不想變成「著魔世代」
或許現在你應該靜下心來
想想你該學什麼? 分辨急迫感 聚焦不瞎忙 當你體認到該「學習」時
請先分辨急迫性的真假
千萬別隨處亂抓地「瞎學」。
看到同事在學英文
就跟著報名;專案管理正夯
就不問三七二十一
匆忙趕流行
弄得自己像隻無頭蒼蠅
疲態百出。
這種狀態
我們解釋為「假性急迫」
也使人因為漫無目的地學習
倍感焦慮。
《急迫感》作者約翰.科特(John P. Kotter)認為
感覺到急迫很好
但也要分辨「急迫」的真偽度。
假的急迫感就是瞎忙
是可怕的破壞力
你會忙得團團轉
最後卻一場空。
真正的急迫感則是一種高度正面聚焦的力量
一旦確認人生學習裡「迫切重要」的事情
反而每天會讓你迫不及待展開學習。
學習
一次就要做對。
請分析現狀
了解自己需要補充為何
真正的急迫感就會出現眼前
化解真實急迫感的方法
就是「積極導入外部資訊」。
夢想金字塔 企畫設目標 1天只有24小時
資訊爆炸的時代裡
你可能什麼都想學
人生因而變得無法掌握
甚至不斷被時間追著跑。
反觀創業成功的日本網路公司創業家熊谷正壽
他之所以能在有限時間裡達成完美人生
就是因為「設定目標達成的順序」。
熊谷認為
在20~30歲時期
必須先強身健體、保持良好的心靈精神狀態
並且不時追求知識富足度
因此將重心放在此3大項上
然後設定階段性目標
鞭策自己如期達成。
進入30~40歲時期後
轉而追求家庭與社會地位
按部就班完成階段目標
才能達到經濟富足的終極目標。
也只有設定好人生目標的優先順序
隨時檢視自己缺乏了什麼
並積極向外尋求學習
補充自己的不足
這樣
你事先設定的夢想金字塔
才不至於淪為海市蜃樓。
矩陣學習法 鞭策執行力 趨勢大師約翰.奈思比(John Naisbitt)認為
「學什麼」當然重要
但是要適應資訊爆炸的時代
「怎麼學」更不容忽略。
仔細觀察夢想金字塔的各層項目
你會發現
代表「職場競爭力」的項目
僅占了1/6
因為即便是擁有令人稱羨事業成就的熊谷深信
增進職場競爭力固然重要
也不能讓金字塔的任何一端因失衡而崩塌。
曾任日本小泉內閣經濟財政大臣
且被韓國總統李明博聘為經濟顧問的竹中平藏
他所提出的「矩陣學習法」中
近一步將學習劃分為4個象限。
竹中認為
若以類別作為劃分用的縱軸
學習應該分為「職場武器」和「豐富人生」2類
顧名思義
前者著重增進職場競爭力
後者則強調讓人生多元發展。
矩陣的橫軸
則為「時間長短」。
學習依進行時間的長短需分為「有範圍的短期」與「沒有範圍的長期」2類;在有時間範圍的學習中
偏重證照、考試分數等資格的取得
長期學習則能讓學習效果潛移默化。
竹中表示
實際訂定時間表
足以增進學習執行力。
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
面對不同挑戰
因此須自行調整在這4類學習領域的時間分配和順序
因人而異
因時制宜。
累積厚實力 擁抱大未來 2010年
你該學什麼?《30》雜誌進行小型辦公室市調後
精選出10堂熱門課程
邀請各領域達人名師傳授心法
告訴你最新的「W」型投資術
分析網路光速世代與色彩趨勢下的行銷奇招
從歐巴馬鏗鏘有力的演說
教授職場英文
更讓你領會記憶大師左右腦並用的超級記憶法
以及自信養成的練習妙招
最後再帶你練笑瑜伽、種藥草、玩飛行傘
一吐心中煩悶。
同時也把視野拉到紐約、東京、北京及巴黎
看看全球如何瘋學習
國際名人都在學什麼。
2010年
「改變」已成詮釋大環境的最佳寫照。
歐巴馬說
「擁有無畏的希望
更能迎接挑戰。
」你準備好了嗎?一旦累積足夠實力
面對未來
將無所畏懼。
原文: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091207/30/1wi38.html?type=new